2019CCPA矿渣分年会

发布时间 : 2019-11-24 浏览量 :


矿渣粉在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制造中的应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及绿色低碳的战略需要。矿渣粉的合理应用是混凝土高性能化的重要组成。

会议现场

12月8日,CCPA矿渣混凝土功能材料分会年会暨第三届矿渣粉生产与应用技术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矿渣混凝土功能材料分会主办,北京中宇砼鑫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支持。大会旨在加强矿渣粉行业工厂设计、设备制造、粉料生产、产品贸易及工程应用等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会议是2016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同期的配套活动之一。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秘书长曾庆东,CCPA矿渣混凝土功能材料分会理事长、新加坡昂国集团特种水泥部总经理陈恩义博士,秘书长韩小华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韩小华秘书长主持。

韩小华秘书长主持会议

嘉华集团上海总经理刘远征致辞

本次会议以“低碳绿色、协同发展”的主题,邀请上海宝钢建材有限公司康明主任,江西贝融循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赵筠总工,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卢忠飞教授行业专家及企业家就行业发展、工程应用及技术延伸等方面进行交流与讨论。

新加坡昂国集团特种水泥部总经理陈恩义博士

新加坡昂国集团特种水泥部总经理陈恩义介绍2016年矿渣粉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陈恩义讲到,十几年来,矿渣粉行业发展迅速。2013年矿渣粉产量达到1.26亿吨,成为中国矿渣粉发展至今的历史峰值。但近几年,受经济新常态、去产能等的影响,矿渣粉产量出现连年下滑,且跌幅扩大。2015年矿渣粉产量为0.955亿吨,较2014年下滑19.25%,跌幅扩大13.12个百分点,与2013年产量峰值相差3050万吨。预计2016年矿渣粉产量与2015年相当或略高,达到1亿吨左右。

2005-2015年,中国矿渣粉行业经历10年的高速发展期,已成为一个仅次于水泥行业的独立的行业板块,高峰时(2013、2014年)行业总产值达230-250亿元,产品95%以上是S95级产品,缺乏高附加值产品。

至2016年10月,矿渣粉产能规模突破2亿吨;似乎已经有能力消化全部掉钢铁企业所排放的约2亿吨高炉水渣;但实际年产量仅1亿吨左右,产能利用率仅50%;步水泥和钢铁业后尘,矿渣粉行业过去数年的粗放式发展带来区域性市场产能严重过剩;受钢铁业去产能或搬迁的影响,部分的矿粉企业已经停产或处于即将关停状态。

上海宝钢建材有限公司康明主任介绍宝钢钢渣产品应用实例介绍,他通过企业的实际应用介绍了钢渣资源量情况、钢渣产生及排放情况、国内外钢渣应用情况、钢渣用于水泥和混凝土标准、宝钢钢渣主要性能指标、产品应用(钢渣沥青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钢渣扭工字体、钢渣防汛墙)。他还表示,通过工程应用表明,钢渣骨料混凝土其泵送性和和易性好,没发现有泌水现象,施工性能良好。而且混凝土强度发展较快,28天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期强度稳定增长,能满足混凝土强度设计要求。工程应用多年未发现混凝土开裂现象,使用效果良好。

江西贝融循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赵筠总工

江西贝融循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赵筠总工做《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发展应用现状与所使用的矿物掺合料》主题报告。他围绕UHPC的理论基础,国内外UHPC的应用,UHPC使用的矿物掺和料几大方面进行介绍。讲述了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发展历程,UHPC基础DSP理论、Densit与CRC,硬化DSP胶凝材料体系抗冻性,UHPC或UHPFRC的定义,UHPC微裂缝的自愈特性等内容。并用具体的图文实例介绍UHPC在初始结构、公路桥梁、公路桥面板、用于预制桥梁结构湿连接、用于钢结构的湿连接、用于轻巧结构人行桥、建筑构件、建筑幕墙、海工结构、维修加固、抗冲磨结构、制品等方面的应用。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卢忠飞教授

钢铁渣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固废,每生产1t钢,约产生高炉渣0.3~0.4t,钢渣0.12~0.14t。2015年我国钢渣的排放量达1亿吨。长期以来,高炉渣在水泥工业中应用广泛,但钢渣在水泥工业中应用受到严重制约,主要原因是:早期水硬胶凝性差,体积安定性不良;易磨性差,用球磨机制备钢渣粉能耗高;这些问题均严重阻碍了钢渣在混凝土行业的应用,有资料统计目前约有近10亿吨堆弃的钢渣。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卢忠飞介绍混凝土用钢渣粉的研制与应用报告。他围绕钢渣稳定化处理技术、钢铁渣粉基本性能、钢铁渣粉作混凝土掺合料研究、钢铁渣粉生产应用。

他总结到,钢铁渣粉是一个综合性能优良的混凝土掺合料,并可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目前国家对钢铁厂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要求越来越高,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钢铁厂的首要任务。协同处置钢渣和粒化高炉矿渣,开展钢铁渣高价值资源化利用工作是实现钢铁渣“零排放”的首要途径。钢铁渣粉生产有利于实现预拌混凝土行业的低碳生产,形成了一类新型环保产业-钢铁渣加工和高价值资源化利用产业。 按年生产规模500万吨钢铁渣粉计,可减排400万吨CO2,节电4.9亿kW·h。